有教無類


年多前到澳洲探親,接送我們出出入入的是太太的表姊夫。澳洲景點之間動輒兩三小時車程,車上各人睡得不亦樂乎,那麼和司機閒聊,保證他清醒的工作,自然是助手席上的我的重要責任。聊下去,才知道表姊夫當上房產估值的工作才不久,原來,他是在中餐館當「二厨」的,只是覺得不想再做餐館,讀了好幾年書,終於就轉型成功。
我一邊聽,一邊佩服他的毅力,同時也一邊想:香港人是否還有這樣的機會呢?我想在十來二十年前,這樣的機會還是存在,那時候還有一種叫作「朝九晚五」的上班時間,放工後,打工仔還有自己的生活,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於是總有一些人,會把握機會,求學上進,改變自己的生活。
今天呢?貴為特首也要「七‧十一」了,廣大的打工仔,晚上七時能夠離開辦公室,已經是「正常啦」。要改變生活,也不是不可能,但是難度大太增加了。
還有的是,在澳洲,一般的工作也足以讓普通人好好地生活。一個零售員,一個入油的工人,收入和一般的白領,分別不大,而且由於地大人小,生活的空間感很好,所以在澳洲,讀不讀書,很視乎個人的取向,而不是生活的必要條件,他們也不會恐嚇小朋友:「讀唔成書要做乞衣﹗」同時,生性不合讀者的人,同樣可以好好地過自己的生活。
所以,社會對人有什麼期望,就造就怎樣的教育情況。如果我們真的希望學校有教無類、愉快學習,我們先要問:我們是否一個包容差異,寬容待人的社會呢?
(原刊於<文滙報>,2009.3.8)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