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叻與認衰


帶同兩小到公園遊玩,兒子堅持要玩「捉我」,也就是捉爸爸的遊戲,即強制爸爸做運動了。兒子打機打上腦,我們的兒子捉爸爸的遊戲,也是由LEVEL 1 開始的,也就是我要由慢跑開始,每次被抓後,再逐步加速。

玩到LEVEL 3,兒子追來走去,都抓不住我;一位小妹妹坐在一旁,撅嘴說:「咁渣,我一早就捉住我老竇﹗」
繼續跑,繼續捉。到了LEVEL 5時,已經真的要跑了,而這時刻,亞小妹妹見獵心喜,和兒子、女兒前後包抄,意圖捉住這件大怪獸,可是,亞小妹妹也不見得走得特別快,三個小朋友一同捉我,也是得個桔。

沒有讀過兒童心理學,不知道小朋友的心理發展應該如何如何,但是我的感覺是:現在的小朋友,超要認叻。
*** *** ***


女兒學芭蕾舞快一年,考試在即,而二小姐早已經發下話:考完試,我就唔學﹗老師知道後,當然想「留住我吧」,在女兒面前講來講去,「言言跳得好好呀」、「唔學就浪費了」等等等。女兒都是不發一言。一出門口,就話:「我一諗到唔駛再學,笑到個嘴上頭売頂﹗」

女兒不是學得不太好,也不是學得不開心,但是她就是學到中途,不願再學下去。太太分析原因,覺得女兒自知悉要考試後,就不太願意學下去了。這說法是經過實證的。

考試以前,全體特別約了一天在考試場地綵排一次,太太目擊全程,回來也就接受了女兒不學下去的要求。
「由頭到尾就是排好位,做好姿勢,執好一個又到下一個,悶都悶死。」太太如是說。

於是,兩公婆嘗試找一找,究竟這個世界有沒有不考試的芭蕾舞班。自己找不到,請教熟悉行情人士,很快就告訴我:全宇宙,她只發現工聯會有一個芭蕾舞班,是不考這些什麼什麼皇家試的。祖國果然瀟洒,有大國風範﹗

考試,其實就是變相的「認叻」。我考到,你考唔到,就是我叻過你。課內要評估測驗默書考試,已經玩盡鬥叻遊戲,就連參加課外活動,都要「華山論劍」,分過高下?亞爸亞媽,唔好玩啦。試想想,如果你放工落bar,bar門口都有飲得多龍虎榜,你覺得自己想不想啤一啤?
*** *** ***

去年暑假,兒子學游泳,是一位導師指導他和他的一位同學仔,一對二。

今年又再準備習泳,媽媽意圖在家居附近的游泳池上課,所以問兒子,是否願意參加泳班,兒子一口拒絕,「咁多人一齊游,唔好﹗」「什麼不好呢?」「我就係唔想同人有比較囉。」

唔想比較,不是由於生性淡泊,跳出五行中,而是唔想衰,也就是認叻的另一面。父母想小朋友習泳,又不是希望他做水怪,而是希望他強身健體而已。但是小朋友很自然的焦點,會轉到比較快慢上,所以,寧可私人教授。

認叻與怕衰,在我們的文化中,確實是無處不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