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實銷售手法


如果那個年輕人,不是曾經在英皇打工,如果不是嚴重到自殺身亡,今天社會對年輕人的「不實銷售手法」,只怕永遠都進不了成年人的視線中。

不實銷售手法的慣技之一,就是先給受害人一個美麗的遠景。騙你當模特兒,告訴你,未來很多工作,收入很好,這樣的銷售手法,很多時候,都被投訴;可今天學位泛濫,各式各樣的「學院」如雨後春筍,售賣的,同樣是讀得學位,就會有美好明天;如果覺得自己不適合讀書,又有機構「出售」創業青雲路的美好未來。如此這般的說法,不僅是那些學店會宣傳,各大學、政府,都繪畫出一幅美好的圖畫,讓年輕人,人生滿希望。

可是,沒有人告訴他們,這些「希望」要用錢買的。不僅要用錢買,而且價錢,一點都不便宜。

讀一個大學學位,要十多萬,別以為副學士級數較低,會便宜一點,對不起,往往更貴,因為是「自付盈虧」的營造模式;創業,香港這個已經經濟成熟的體系,不再是擺地攤可以賺得生活的地方,創業是資本的投入,技巧的營運,才可以殺出一條血路。

多少人讀了副學士後,沒有工作呢?即使有工作,多少人載浮載沉,在不同的公司兜來轉去呢?還有,他們的薪金有多少,要「白做」多欠,才可以無所負債?有沒有年輕人,創業成功呢?失敗的,賠上多少「學費」?

正如你被騙進「模特兒公司」,主事者也不會告訴你:其實,從來沒有人在我們公司,靠做模特兒,維生。同樣地,辦副學士的機構,可以繼續生存;協助年輕人就業的機構,也能夠營運下去。

年輕人呢?

(原刊於<文匯報>2009/6/25,當中提及的事件是指曾任容祖兒的助手賴獵羽,因欠債而想不開,自殺身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