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倒置


「中學概覽」公布的翌日,我在屋苑大門外等候接兒子放學之時,家長甲蠻嚴肅地說:「我們這一區,一下子,少了三間英文中學﹗」然後如數家珍,點出這幾所中學的名字,最後很氣憤地說:「本來就是喜歡這區多英文中學,現在少了三間,到時候競爭就大了﹗」

我淡然回應:「那三所學校要開中文班,不過是反映它收生的質素而已。既然那些同學仔的能力,不足以應付英語授課,開中文班是幫助他們,不是好事嗎?」

家長甲大概想不到會有人這樣回應,明顯呆了一呆,就敷衍兩句,轉頭找同聲同氣的「戰友」了。

從學校的角度而言,全英語境對整體學生的英語能力提昇,必須是高效能的,這一點無容置疑,所以不少學校力求做英文中學,或是保住英文中學的身份,不僅是身份象徵的問題,也有教學效能的考慮。不過,從微觀的角度來看,採用英語教學的學校裡,學習能力較弱的同學,會更弱勢,因為每一個科目,不僅在知識上有學習困難,往往再加上學習語文也有困難。

因此,英文中學的精英特別精英,同時,跟不上的同學就愈發跟不上的。

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就知道,也許語文分班是有標籤效應,但是更重要的是學校的教學,是否能針對不同能力的學生,因材施教。如果你的小朋友能力夠強,在全英語的環境,可能真的可以學得一口流利英語,可不要誤以為,只要進了英文中學,英語差勁的兒子就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實情是:不要問學校可以為你做什麼,而是你能夠為學校貢獻什麼。

(原刊於<文匯報>,2010/1/7)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