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誰抄別人的,快舉手﹗

老師發現其中一份作業有抄襲之嫌,往往就會警告全班同學,誰還有抄襲,快快招認﹗如果新約的作者能從天堂重回地上,相信很多新約聖經學者會少掉幾根頭髮,以及少寫了幾篇論文。

可惜,經卷在世,作者已經在天堂逍遙快活,於是我們只好自己努力,找找誰還有使用其他源流了。

路加既然寫福音時已經採用了《馬爾谷福音》(馬可福音)這源流,那他所寫的《宗徒大事錄》(使徒行傳)借用別人的資料,也是很合理的推斷吧?雖然大家並不是聖經學者,可路加在《宗徒大事錄》(使徒行傳)中採用源流,卻應當很容易想到其中一項,那就是有關保祿(保羅)歸化的三段敘述。《宗徒大事錄》(使徒行傳)中,我們一共可以看到三段有關保祿(保羅)往大馬士革路上,遇上基督而改變人生的敘述,這三段敘述同中有異,各有不同,所以學者認為,是來自三個不同的資料來源,也就是三個源流了。

另一個相當有趣的源流,就是「我們段落」(WE PASSAGES)。如果你翻開新約聖經,找《宗徒大事錄》(使徒行傳)來一讀,不難發現全書的敘述,是以第三身(即以「他」為對象)來記述的,而這種寫法直到第十六章,突然變成:

保祿既見了這異象, 我們便推知是天主召叫我們給他們宣傳福音,便立即設法往馬其頓去。([]1610)

也就是變成了第一身的敘述了。這樣的以「我們」為主體的敘述,一共出現了四次,就統稱為「我們段落」。為什麼會加插這樣的內容呢?由於四段當中,有三段都是關於保祿(保羅)海上的航程,所以有人認為,路加是找到一份般海日記般的源流,就加進自己的書中,而很有可能,是來自息拉的。

即使在個人的書信中,我們同樣可以找到源流的運用,所以研究保祿(保羅)書信的學者,對於《厄弗所書》(以弗所書)及《哥羅森書》(哥羅西書)的關係,就有很多誰抄誰的疑惑了。難怪學者相當煩惱,我們不妨引用一兩段看看:

因為祂於創世以前,在基督內已揀選了我們,為使我們在祂面前,成為聖潔無瑕疵的(14)

可是現今天主卻以祂血肉的身體,藉著死亡使你們與自己和好了,把你們呈獻在祂跟前,成為聖潔,無瑕和無可指摘的([西]122)

我們就是全憑天主豐厚的恩寵,在祂的愛子內,藉祂愛子的血,獲得了救贖,罪過的赦免(17)

我們且在他內得到了救贖,獲得了罪赦([西]114)

也許有讀者覺得,這裡只是大似,也不是完全相同。要知道,保祿(保羅)並不是交功課的學生,自然沒有理由把一封書信照抄成另一封書信了。況且,類似的情況,在兩封書信之間,超過三十處﹗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兩封書信的內容,是互有關連的了。

為什麼同是保祿(保羅)名下的書信,竟然有「抄襲」之嫌?學者嘗試過不同的解釋,而最大的可能是,保祿(保羅)先寫了其中一封,然後以該書為藍本,寫另一封,問題是保祿(保羅)自己參考第一封書信,還是他把第一封書信給了抄寫員,再加以潤飾,抑或有其他的可能,今天是難以找到確切的證據。不過,在相同與不同之間,如果我們細心參詳的話,對自己了解經文的內容,會有不少的幫助。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