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東亞運

非常出奇地,七歲的兒子對於東亞運動會,有莫名的狂熱。要知道,我家沒有一人有運動細胞,爸爸本身更是運動白痴;兒子本身也是四體不勤,大有當宅男的潛質。可是,兒子曉得唱東亞運動會的主題曲,一看到有關海報就拿出紙筆,抄下比賽日期,還記得一清二楚,每天向我們報告。除此以外,小人兒還學會了什麼是欖球,因為他發現這個項目,卻不知是怎樣的一回事,於是就特意看了一節比賽,弄清楚:「原來是一大群人在搶球﹗」
至於足球比賽決賽那天,就更加不用說,剛巧兒子的朋友也在我家,兩個小朋友一直為香港隊打氣,最後勝出,自然欣喜萬分。
在我的眼中,東亞運動會確實有其意義,就是讓小朋友對運動,多了幾分興趣。也許兒子會因此喜歡上踢足球,也許在某個機緣下,他會參加欖球隊。在本港辦一個大型的區域性運動會,從教育的意義來說,是讓全港巿民有一個機會,喚醒自己的運動興趣,發揮自身的運動潛能。
因此,我覺得太過強調什麼「傳奇一刻」,高調肯定香港運動水準,有點反高潮。今次運動會確有吸引人的地方,但是大家都明白,是感情因素多於實際表現。
這也令我聯想到今天很多學校的「策略」,就是不斷對外宣傳自身的「強大」,可真實地關顧地每一個學生的成長,培養轉化整所學校的學習文化,這些漫長而困難的工作,就視而不見。大家都很想有「傳奇一刻」,快速地打響名堂,卻沒有反省過,成就運動員也好,培育學生也好,時光與心血,是不可或缺的。
(原刊於<文匯報>,2010/1/21)

留言

zhi說…
希希的表現讓我想起一個在電台節目"玩玩星期天"的小主持 -- 同樣的表現,同樣的狂熱...
也許這是他們人生頭一遭的體驗所謂的"歸屬感"...

我對香港的一切總是淡淡然...因為從來都覺得我不屬於這裡...

PS: 您的書剛收到,謝謝...還沒看...
持書有一種"這麼近那麼遠"的感覺...那麼遠的只在您blog裡呈現的場景忽然間好像就握在手中了!
其實我們好近的......人生的遠近不是以物理距離來判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