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壯不努力

        往日經常任教預科班,教過的學生不少也進了大學,部分大學畢業後仍有聯繫,所以得知不少學生的就業情況,當中不少是循規導矩,讀中文科成為中文老師,讀會計系的幹核數工作。不過,也有千奇百怪的:翻譯系畢業生成為NGO要員,為性工作者發聲,又或是哲學系畢業生成為保險界鉅子,也不鮮見。
        由於看多了這類腦筋急轉彎式的就業狀況,令我對於「少壯不努力」這句話,有新的理解。
        當我們勸戒年青人不要浪費時間,用上「少壯不努力」這句話,背後往往都是指要好好讀書。我們總相信,學業好保證了好的未來,所以不要旁騖,專心致志於課本中,黃金屋與顏如玉總會兌現。
        問題是,今天的社會變化很快,不少變數並不是你學業有專攻就可以化解。曾經有同學仔讀工程,成績一般卻很快找到優差,原因是他能操流利的普通話,回到內地工作完全無難度。
        再者,在人生的路上,你實際上並不知道,自己終於會走上怎樣的路。十八歲時認為自己非醫生不做,可到了你廿八歲,你會覺得過去是誤墮塵網,務農才是自己的人生志業。我預科時的一位老師,熱愛教學,教我獲益良多,結果在我畢業後不久,轉職為大律師。
        因此,少壯時確實要努力,而這種努力,是趁自己具備強大的學習能力時,嘗試海納百川,認識通曉不同的知識與技能,所謂技多不壓身,你永遠都不知道,何時你所懂得一個小小技能,會為你人生帶來全新的一頁。
(原刊於<文匯報>,2010/6/21,也是該專欄最後一篇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