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後事

        我沒有看有線的司徒華口述回憶錄,只是在新聞台看了一點點片段。不看,是因為一個盤旋不去的念頭:究竟訪問中的華叔與記者,是怎樣的心情?
        往事娓娓道來,言者起勁,聽者用心,可骨子裡,大家都明白,為什麼在此時此刻,找華叔來拍這片。「因為你就嚟死」與「因為我就嚟死」,是最大的動機。如果我是記者,在訪問中問到或拍到極具新聞性的片段,究竟感覺會如何?你明知,不會是明天出街。幾時出街?睇佢幾時死。秃鷹的心情?
        華叔呢?一個人,準備講出一個死後才活起來的故事,又是一番怎樣的滋味呢?還是很純粹,人生太豐富,過去太沉重,想把這一切,留給後來者引以為鑑也引以為戒?
        懷疑論如我者,自會再進一步想:有多少細節是經過思考構想修訂呢?有多少是真情流露,又有多少是出於對評價的關注?記憶往往建基於講者今天的一切,總讓我禁不住聯想下去,事情是否還有另一個演繹的版本……
        如果說華叔過於關注身後名聲,我又不能不說,名人還是要留意一下,例如龔如心。如果我是她,這兩天就真的死都會彈起身了。沒有信仰只覺一死萬事了,可身為旁觀者,卻仍然為妳的影像而肉麻或哀悼:原來被仔呃,無年齡分界的。
        當然,讀小說讀壞腦如我,寧可相信小甜心是「飛狐外傳」中的程靈素:假的遺囑是她真心做給自己心愛的人,因為她早知道,他並不愛自己。即使是死了,她仍然可以一步一步,讓這個負心人的痛苦地衰敗下去,因為她知道,他一定會執著於這封出自她手的假遺囑,把騙來的金錢,全坑進去,變回一無所得。雖然她得不到愛情,卻可以復仇……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