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如何是成功之母?



        席間,友人談到喬布斯的逝世,他年輕時尋找人生方向的種種。其中一位說:「佢成功,你當然就話佢花一年半學書法是有意義。如何佢踎街呢?」
        一語道破香港沒有創意人才的關鍵:不容許失敗。
不容許失敗,不可能有創意的成功。
        創作也好,創業也好,失敗率其實很高。畫漫畫的人上千,麥嘜只有一個。你可想像:提早退學去尋找自己理想的人,在美國會少嗎?喬布斯卻只有一個。把自己的創意轉化為成功的商品,本來就是高風險的投資,如果社會沒有足夠的支持,稍有理性的人都不會燈蛾撲火,特別是真的有能力的人。
        這種支援,並不是說政府要為創意產業投放多少錢,也不是要成立什麼學院,開什麼課程,而是要人感到,在這個社會裡,即使我花上三五七年在無無謂謂的探索後,還可以做回一個安穩的人,過安穩的生活,而不會變成社會的最底層,以及被人冷待,說什麼「老早老老實實打份工咪好囉」的批評。
        這不是什麼政策可以達致,而是一種社會的底氣,而今天的香港,大部分人仍然保持難民的心態,搵多少錢的人都覺得自己不安全、不安心,對子女的期望保留在「要搵到食」的層次,試問,又如何可以產出大量的創意冒險家呢?
        沒有龐大的失敗基數作支持,成功者很難出現。當我們的社會,不再純以成敗論英雄,把失敗者也計入成功呢條數中,或者不再「心中有數」,一天到晚想着值唔值,抵唔抵,也許有一天,創意產業會出現。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