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的姿勢



        我看前面一對母子走路的姿勢已經好一陣子。
        媽媽握着小孩子的手走路,小孩子大概是四、五歲。媽媽不是走得很快,但是小孩子老是墮後半個身位。於是,說是並肩而行,實則是媽媽帶一點勁地拖小孩子前進。描述起來,好像有點古怪,但是母子大概已經習慣成自然,走起來沒有半點不自然的神色,彷彿大人使勁向前走,孩子半拖半行,身子微微後傾的姿勢,是與生俱來的。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路方式呢?我倒是很了解,因為我家大少也是這樣走路的。起初的原因,是孩子的步伐追不上大人的速度,父母想走快一點,可能是趕車,可能快要遲到,也可能是性子急,於是大人便拖小朋友走。
        在大人的錯覺中,總覺得小朋友是不願走得快,而不是不能走得像自己這麼快。大人很容易採用自己的步速、自己的身由軀來衡量應該有多快。況且,大人的前面,總有他們要到達的目標,要達成的下一個地點。於是,手連起來,絕大部分的大人都不會嘗試跟隨小朋友的速度,體會一下他們的節奏,而是以快帶慢,希望提振小朋友的速度。
        生來敏捷的小朋友,可能就跟得上,於是就可以步伐一致。
        本來就走得慢的小朋友,跟不上,自然就會墮後,愈來愈跟不上,大人感到拖得很辛苦,就會停下來,指責:「你幹什麼不行快一點﹗?」反覆多次,小朋友和大人總會找到一個平衡點,就是在拖着走與跟不上之間,保持那半個身位的距離。
        雖然只是步行的姿勢,但是不就是今天家長與孩子的真實寫照嗎?目標為本的家長,使勁地向前走,卻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步伐與孩子的步伐不一致。終有一天,你不能再拖住他走,他會如何呢?他會如何呢?我的兒子就是大玩瞻之於前,忽之在後,總之,永遠都不能與你保持並肩的走法。
        早點放手吧,家長。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