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沙溺水


        每次工作進入低潮,我就會幻想那些死在沙漠中、沉於大海裡的傳教士,在人生最後一刻的心情。
        元朝時,有一位傳教士名叫孟高維諾(Monte Corvino),在公元1289年由羅馬出發,經海路再轉陸路,用上五年的時間,終於在公元1294年到達大都,然後在公元1313年正式地成為當地的總主教。前後用了四分一個世紀,讓天主教的信仰,在中國站穩陣腳,不過,這個光輝時刻,維持了很短。孟高維諾死後,好幾撥東來的傳教士,都抵達不了大都,而不久後,元朝也滅亡了。
        光輝的成功者也只能在山峰上流連片刻,而我更多想起的,是那些在曝曬下嚥下最後一口氣的年輕傳教士。那一刻,他們在想什麼呢?是抱怨天主不幫忙,還是在狂喜之中,看到歡迎自己的天使呢?
        由於堅信不領洗就會下地獄的道理,這些傳教士不顧自身的安危,向世界出發,冒死地往世界的盡頭傳福音。你可以說他們魯莽,因為十居其九是白白犧牲。問題是,什麼是白白犧牲呢?如果每一個傳教士都要在確認成功率高才出發,那十居其一的成功者,根本就不會出現。
        再問下去,什麼叫做成功呢?孟高維諾是成功還是失敗呢?
        因此,想到自己的工作,其實很有可能,繼承那些傳教士的優良傳統而已,最後掩沒在歷史的風沙中,沉於遺忘的大海之下。那又有什麼相干呢?正如傳教工作在中國乍生乍滅,重點從來都不是成功。十字架的本質,正正是一種弔詭:失敗就是勝利,死亡就是生命。
        直朝升起的烈日前進,因為這是東方。走下去本身就是使命的所在,我相信那些傳教士是這樣想。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