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微思著


一、
        看到台北M記的垃圾箱,我真的驚為天人:這不就是太太心中最理想的分類垃圾箱﹗
        我把自己的盤子清理,不同的東西分配到不同的地方,坐在不遠處的一位洋人向我伸出大拇指,給我一個讚,令我聯想到,雖然有這樣的分類設施,未必真的很多人願意身體力行。
        正如在櫃台前,收銀機上有一行字,「提供自備飲料杯優惠」,但是我買了幾天東西,沒有人用飲料杯。
        這是否代表大機構不應該做這些沒有群眾響應的環保行動呢?我又不是這樣看。我覺得,真正在生活的設施作改變,才有機會潛移默化,並且產生較環保的生活。
        回看香港,我們仍然以一種「傳奇」的角度來理解環保行動,當然,這也是由於傳媒的影響。我認同把要棄置的胡蘿蔔和薯仔分發,是一個不浪費食物的好行為,也同意這具有影響力,可以改變人心。不過,我們日常浪費食物的行為,集腋成裘也好,積少成長也好,更具決定性。
二、
        Babyboss也好,在M記也好,在牛店也好,做服務行業的,以年輕人為主。與香港不同,香港的服務業,全是帶點口音的中年婦人的天下。這當然是由於兩地移民政策不同,帶來的末端效應。
        與計程車司機聊起來,原因在台灣,不少無心向學的年青人,都是讀類似毅進課程的課程,做工讀生,就是上半天學,做半天工作。由於沒有中年婦人的競爭,所以他們較容易找到工作。司機的女兒也是如此,還是在銀行打工,結果做了幾年後,畢業就進了這所銀行工作。
        香港的年輕人,是否正缺了這些機會呢?
三、
        在台北看了好幾個展覽,價錢不算很貴,但是與香港相比,就是幾位的差距。在台北看秦始皇展,港幣50元一個人,而香港歷史博物館應當是10元,況且我們持全年證,還是免費的。看恐龍展又是50元左右,香港科學館的專題展覽,不過是10元而已。
        我不知道是否收費較高的緣故,但是幾個展覽的人也是不多,所以能夠好好地看,細心地睇,安靜地討論一下。想起畢加索展的人人頭湧湧,再加上進場的人,絕大部分的評語都是「唔知佢劃乜」、「我都識劃啦」,令我覺得,較高質素的展覽,不妨上調收費,其實是有助深化觀賞的。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