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臥底經濟學家》

        這本書是「金融時報」答問欄的文章結集,作者以「臥底經濟學家」為筆名,回答來自世界各地的來信,內容主要也是生活上的問題,而作者就一律嘗試以經濟學的角度,加以回答。
        有些讀者的問題很日常生活,如「怎樣爭取加薪」、「誰陪孩子睡覺」等;有些問題有點奇怪,例如「與妹妹一同置業,利益該如何分配」、「馬桶塾應該拉起還是放下」等。不過重心不在於讀者的問題,而是作者採用經濟學回答的效果。
        我覺得,有些回答是頗有趣的,也真的看到經濟學為我們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有其指導作用。例如有讀者要與妻子離婚,想知道自己應否聘請律師,臥底經濟學家就提出一份研究,指出夫婦都不請律師,丈夫付的贍養費最少;丈夫聘來律師,會付較高的贍養費;妻子有律師或兩人都有律師,丈夫就要付最多的贍養費了。因此臥底經濟學家對這位讀者的建議是:按兵不動,那妻子做什麼,你都是有利的。
        不過,我覺得全書最有趣的地方,正正在於作者採用幽默的手法來掩飾經濟學的限制。有一位讀者問到:自己去背包旅行,女友認為該買保險,他並不認同,那麼,親愛的臥底經濟學家,我應該如何做呢?
        作者解釋一輪成本與價值的問題,答案是不應該買。但是,作者最後補充一句:「從一個更宏觀的角度來看,聽女友話,是更有價值。」
        在全書中,不時也有這種扮作幽默的說法,其實只是掩飾經濟角度的不足。人固然是理性的動物,我們往往也以利害關係去衡量事情,但是這並不是理性的全部,更加不是人性的全部。況且,統計數字不過是抽象的、整體的結果,每個人的特殊性,讓羊群心理沒有其絕對性。
        況且,如果這個專欄的來信都是真實的(書中也有一篇討論這個問題),它反映的社會現況,就是很多人都不能採用常識來解決自己日常的問題,而求救於經濟學。但是,這種求教不是知識性,更近於信仰性的。也就是說,他們不相信日常經濟的處理方法,但是只要蒙上經濟學的面紗,這種解決方法就突然具有神效了。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就自己是否要結婚、離婚、生兒育女、買房子、吃飯找數,都要問經濟學家呢?這和凡事求神問卜,有什麼分別呢?

        如果說這本書很幽默,我覺得,都是一種黑色幽默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