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時)要不管的

        兩小進入放半晝的快活日子,中午十二點二十分回到家中,吃什麼午飯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他倆的首選永遠都是吃迴轉壽司,一來喜歡吃,二來媽媽吃不得海鮮,所以只有我們仨的時間,才有機會,故此兩小非常積極。
        吃了一年半載,最近這一次,我終於感到有「成果」了。一放學回來,妹妹就超光速換衫,然後我下一句「亞哥你換衫真係好慢」就出門,攞位去也。因為家附近的迴轉壽司非常受歡迎,而我的宗旨是等位不能超過三個號碼。
        我和慢吞吞亞哥到達時,亞妹得意洋洋地揮動候位紙條,剛好是第三張。
        終於有位了。一坐下,女兒就自動自覺倒醬油,亞哥就沖茶,兩個自動自覺分餐具。原因很簡單,老爸是絕對不會主動出擊,只會自己顧自己拿東西吃。擺好陣,女兒就舉手點食物,最感動是她還會問:「爸爸,你今天吃烏冬嗎?」點完食物,還懂對侍應姐姐講一聲「唔該」。
        相比他們到其他地方吃東西,在壽司店中的他們,較合符他們年紀的能力的表現。原因有二:
(1)   他們必須自己照顧自己,因為老爸由一開始就表明,你們要什麼,自己來,不要叫我幫忙;
(2)   有不斷自我訓練的機會。
不少父母在抱怨小朋友不夠主動、不能處理日常事務的同時,又不斷出口叫他們做這做那,每個細節位都指指點點,又或是效果主義,總覺得小朋友做得不夠好,或是做法不符合自己的方式,等等。這裡,其實有一個矛盾。一個人要自己顧掂自己,是需要有機會練習的。你不可以一邊說他們不曉做,一方面又不給他們機會,

有時候,不管是最好的管教。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