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在香港:流眼淚》

     生活質素究竟是怎樣的一回事呢?我們翻雜誌看到很多漂亮的衣裳與高科技的電子產品,自然地聯想到,擁有這些就是更好的生活了。不過,終有一天,你會老你會病你會死,是否想過,要如何走人生的最後一程,才是具生活質素的生活?
死在香港:流眼淚》告訴你,在今天隨街有萬呎豪宅有IPHONE5有兩萬元(以上)PRADA包包的香港,死的質素,低到你驚。
死在香港:流眼淚是陳曉蕾寫香港社會裡有關死亡的種種問題,實質有兩冊,另一冊叫《死在香港:見棺材》,討論的是殯葬問題。在這本《死在香港:流眼淚裡,談的卻是死亡本身。
        當中有不少關於喪親者的專訪,讀來固然觸得人心,更叫人唏噓的卻是赤裸裸的數字。過去十年,大約有四十萬人喪偶,成為寡婦或鰥夫,而專家估算,當中有15.6%的人,因喪偶而有抑鬱傾向,需要特別的照料。除了喪偶,也有喪親。「香港一年大約有四萬人過身,估計兩成喪親者情緒困擾需要接受專業輔導,每年則約有八千名家屬需要幫助。善寧會的安家舍和贐明會分別輔導了大約三百人,輪候時間由兩星期至四星期不等。」(51)
作者因此說:「呈再出的畫面,就是一杯水和一車著火的柴草」(51)
        但是,你不要因此誤會,這本書的主要目的,是批判。它固然有提出宏觀的問題,社會對死亡所帶來的衝擊的忽視,但是它有更多地方,述說不同人的努力,讓臨終者、喪親者得到支援與安慰。它也潛移默化讀者,如果我們遇上別人喪親,什麼態度才是真的安慰別人。原來,想不到該說什麼就不要亂說,同行同在有時已經是最大的安慰,更加不要說「你都唔算最慘,邊個邊個仲慘過你」這類的說話。
        在書的最後部分,談香港的紓緩治療,更進入反思死亡的哲學問題。原因,香港絕大部分是死在醫院,而且想不死在醫院,好好地躺在家中的床,與親人一起渡最後的時光,也是大不易的事情。紓緩治療正是希望能讓末期病人有機會好好地走,但是,到今天,這樣的床位,只是有一百多張。想好好地死,真的不容易。這問題更不是有錢就解決得了,因為私家醫院根本沒有類似的服務。

        這本書很厚,談的內容要比上面提到還多很多,例如死在家中和死在安老院的問題,如何與臨終者一同解開心結,好讓死者安息,也讓生者釋懷,當中也有探討,再加上很多實用的資料,我覺得是「唔睇都買本」的一本書,因為,你今天不覺要看,終歸有一天,它是關你事的。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