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路心

        星期天,太太工作外出,女兒又去了旅行,只餘我、兒子與老爸。難得的三爺孫組合,加上老爸現在喜歡上吃魚生,於是午飯一同到元氣壽司吃。
        我們坐吧枱,剛好對著卡位的側面,一邊吃,一邊看人家的吃相。四個卡位,有三個都是夫婦 + 一個子女的組合,而出奇的巧合,就是那些夫婦都是不對話的。其中一對最嚴重,不僅不對話,而且沒有眼神接觸,雙方都面色深沉,各自專心地玩自己的手機。
        我想,這種沒有什麼好說的夫婦關係,至少在這個非抽樣的觀察裡,不是罕見的。原因也不難明白,尤其是你自己閱歷多了。人一直發展成長,到了某一階段,對人生的期盼要求,終歸與另一半有不可以磨合的地方,極端的如中山美穗的老公,發現自己喜歡中性打扮,而我們這等凡夫俗子,雖然未必有這麼出格的人生取向,卻也總是一個完整的個體。
        尤其是到了中年,當你生活穩定,對自己也有點自信後,那個真正的你,就終歸要破繭而出。如果你是單身,成蝶可以更自由地飛,但是也飛得更偏更遠;有另一半的人,就要面對同路而行的問題。
        所以說維持結婚的其中一個要素是忍,並不是負面的說法,只是包容的另一種表達。你的另一半,來自一個與你截然不同的家庭,又有完全沒有交集的成長經驗,更重要的是,他本來就不是你,他的天性如何接受和解讀他的經歷,只有他才知道。所以,當走到一天,彼此步伐很明顯地不同時,要做的,是忍。
        我想,許多夫婦就錯用這個忍了。那些再不對話的夫婦、那些沒有眼神交流的伴侶,都是在忍,就是忍在表面,而內心總會質疑對方。結果,不是在沉默中爆發,就是沉默中死亡。
        不妨以己度人,想想自己有多少要對方接受的事情性格;也許,要忍受對方的不同,會易一點的。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