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紅皂白》

        我是在幾年前,由於要教有關倫理的課程,才會翻開這本書。因為樣子不吸引,封面不吸引,而且編排也不見得特別吸引。想不到,讀下去,是一本非常出色的倫理哲學書,不僅能深入淺出,更重要的是,他採取的價值進路,是以儒家的禮儀為基礎,卻能以現代價值來加以闡述。這本書對我的啟發很大,幫助思考某些倫理問題,究竟在現代社會,應該採用什麼方法來表達。
        和太太談起這本書,她瞄一瞄封面,隨口說:「楊國榮?我師兄。」原來太太讀大一時,楊國榮教授是三年級的師兄。原來作者不是遠在天邊的人物,而是在香港這個金錢掛帥的社會裡,為哲學奮鬥的罕見人物。
        書出版於2006年,我大約是2010年拜讀,而知曉背景後,心中總有一個印象,作者正在大學教書,繼續為倫理哲學努力,有時逛書店時也會想想,會否有新作呢?
        殊不知,昨天看「主場新聞博客」中山地媽介紹十本書時,談到楊教授遺作《顯魅與和樂》,才知道作者在2010年已經離世。當下不能置信。第一個不能置信,是由於這與自己內在的假設情節,並不符合。在我幻想作者在教室中揮洒自如時,原來,他已經走到人生的最後階段。第二個不能置信,是他不過和我們差上兩三年。同年紀的人逝世,即使不是熟悉的人,仍然是一種衝擊,也是一道要珍惜生命的警告。
        我在《青紅皂白中,看到的是作者的宏願:重塑中國文化裡的仁義倫理觀,以契合今天的社會。作者具大野心,嘗試重塑倫理價值的框架,大概也是看到今天不少倫理課題的爭論,由於缺乏哲學的基礎,往往走向一端而不能尋找到思想上的共識。作者對於安樂死、墮胎、婚外情等課題,從立場來說,都是回歸傳統,但是進路很不同,是一個合理而具說服力的思考。

        本期望作者能為我們帶來一個「青紅皂白」的新倫理框架,然而人生不是如理性般一步一步地推衍,而是以你想像不到的狂暴,把人生小艇沉到最底或拋至頂峰。我們誰都說不上,可以飄流到哪裡。不過,寫下來的文字不是沙灘上的沙,這本書,在人的心裡留下記印,相信也不止我一個人。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