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吃的美德:餐桌上的哲學思考》

        上一回談了這本書有關個人飲食的道德取向,是為書的第三部分。今回想談談書的第一部分,也是最具爭議的,因為它探討今天西方社會三個重要的健康飲食定律:在地、有機、當季。
        作者要提出的是:概念永遠都只是概念,我們必須知道其內容,才有真正的判斷,從而有真正的選擇。他以「在地」為例,一般人的認知,就是吃出產在本地的東西,或是愈近自己的地方生產出來的東西。
        但是,作者卻問:吃是為了什麼?我們是否願意為了「在地」而吃特別難吃的東西呢?這是生活質素的問題。
        作者再問:「在地」是什麼?背後是什麼價值?如果「在地」背後的價值是減少「碳足印」,作者拿出數字,指在英國吃紐西蘭奶油所需要花的「碳足印」,要比吃英國本地出產的,還要少。因為不同地方適合生產不同的東西,再加上船運所花的能源比貨車更有效率,所以遠方而來的食材,不一定就是高碳足印的。
        因此,作者要求我們弄清楚,自己究竟吃的東西來自何方,遠比擁抱「在地」這概念,更為重要。因為,任何的口號,都只能是概括地表達當中的意思,而真實的生活卻有很多不同的可能。作者認為,真正的「在地」,是我們知道自己買來的食材,其實是來自何方。當我們能夠知曉,就是與世界的另一角落的人,發生聯繫,而這種真實的聯繫,才是「在地」更深一層的意義。
        同樣地,「有機」只是一個概念,我們更重要,是看它在真實世界的實踐。然後,作者指出今天很多的有機認證,反過來令生產本身不自然不環保。故此,把「有機」視為天條,任何傳統種植方法都視為罪惡,二分法的處理並不明智,反而是另一種破壞。
        作者其實是提出了倫理學一個最基本的態度:清晰處境。我們如果要作出價值判斷,首先要有的不是什麼立場態度,而是弄清楚事實。全書第一章的副題就是「了解愈多,選擇愈自由」。我們站在超巿裡,看到各種各樣的蔬果,不代表你就真的有很多選擇,因為它們可能來自同一個農場,又或是使用同一種不環保的種植方法。唯有了解,知道自己拿起來的這個橙是怎樣種出來,這才是真的選擇。

        我很欣賞作者的態度,也認同在倫理實踐,應該力求了解才作出判斷,這是金科王律。但是為生於香港的我來說,要吃出這道理,太不容易也太累了。再談吃的美德:餐桌上的哲學思考
        上一回談了這本書有關個人飲食的道德取向,是為書的第三部分。今回想談談書的第一部分,也是最具爭議的,因為它探討今天西方社會三個重要的健康飲食定律:在地、有機、當季。
        作者要提出的是:概念永遠都只是概念,我們必須知道其內容,才有真正的判斷,從而有真正的選擇。他以「在地」為例,一般人的認知,就是吃出產在本地的東西,或是愈近自己的地方生產出來的東西。
        但是,作者卻問:吃是為了什麼?我們是否願意為了「在地」而吃特別難吃的東西呢?這是生活質素的問題。
        作者再問:「在地」是什麼?背後是什麼價值?如果「在地」背後的價值是減少「碳足印」,作者拿出數字,指在英國吃紐西蘭奶油所需要花的「碳足印」,要比吃英國本地出產的,還要少。因為不同地方適合生產不同的東西,再加上船運所花的能源比貨車更有效率,所以遠方而來的食材,不一定就是高碳足印的。
        因此,作者要求我們弄清楚,自己究竟吃的東西來自何方,遠比擁抱「在地」這概念,更為重要。因為,任何的口號,都只能是概括地表達當中的意思,而真實的生活卻有很多不同的可能。作者認為,真正的「在地」,是我們知道自己買來的食材,其實是來自何方。當我們能夠知曉,就是與世界的另一角落的人,發生聯繫,而這種真實的聯繫,才是「在地」更深一層的意義。
        同樣地,「有機」只是一個概念,我們更重要,是看它在真實世界的實踐。然後,作者指出今天很多的有機認證,反過來令生產本身不自然不環保。故此,把「有機」視為天條,任何傳統種植方法都視為罪惡,二分法的處理並不明智,反而是另一種破壞。
        作者其實是提出了倫理學一個最基本的態度:清晰處境。我們如果要作出價值判斷,首先要有的不是什麼立場態度,而是弄清楚事實。全書第一章的副題就是「了解愈多,選擇愈自由」。我們站在超巿裡,看到各種各樣的蔬果,不代表你就真的有很多選擇,因為它們可能來自同一個農場,又或是使用同一種不環保的種植方法。唯有了解,知道自己拿起來的這個橙是怎樣種出來,這才是真的選擇。
        我很欣賞作者的態度,也認同在倫理實踐,應該力求了解才作出判斷,這是金科王律。但是為生於香港的我來說,要吃出這道理,太不容易也太累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