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角度

        上星期的星期五檔案談自殺,其中一個女孩現身說法,有一個片段,值得反省。她說家人不關心自己,因為永遠都只是問她讀書讀成點,不關心她的感受。
        我不知她具體的情況,但這句話觸動我的,是「一種既定的模式」的感慨,而這往往是家庭中各人互動的死結。
        日夕相對,不一定日久生情,反而可以變得僵化。那個女孩的家人,未必真的不關心她,但是慣性對白,就是講讀書。一直都提這事,到了後來,腦已經轉不出來,找不到另一個話題。
        更甚者,是對話的模式。相信大家都有經驗,就是本來想好好聊一聊,但是談下去,總會不由自主地,陷進既定的對話型態裡,然後就不歡而散。某一種語氣,某一個說法,過去的感覺就淹上來,想開一個全新的對話,不容易。
        子女漸漸長大,自己其實也要與時並進,想方法,不要陷入一種角色、一種口吻,結果溝通的鴻溝就會愈來愈大。建議的方法包括:
(1) 放下重要性,立志聆聽。子女關心的事情,我們往往覺得無聊,由電子遊戲到電視劇,而總想談他們覺得無聊的事情,例如讀書和人生規劃。不妨先放下自己,聽聽究竟他們說什麼。要真的聽,即使很無聊,同時幻想,他們聽自己說話時,也是這樣的感覺。
(2) 創新話題。找機會談談一些有別於日常的事,有助打破慣性的困局。例如,談談「一家人去火星要帶什麼」。重點在於,不要讓自己很容易又回到日常很容易走向教訓子女的話題,就有可能真的與小朋友聊聊。
(3) 角色轉換。不把自己當作父母,也不把子女當子女,換一個角色。最近我自創了「來福」這個工人的身份,日常生活不時轉為這角色,稱呼兒子為「少爺」,女兒是「二小姐」。因為角色不同了,說話的方法又不同了,例如女兒沒有把校服放好,用爸爸的角色,就是直呼其名,「你做乜仲唔擺好D衫﹗」現在是「來福」,就會話:「二小姐,妳仲擺好D衫,來福好難做。」

        我想,關鍵是不同的角度,其實是認識更深、相處更好的手段。子女和父母都是一塊紙板,而是一個立體的人,如果我們不從不同的角度來互動,不容易有真‧親子關係。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