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少年滋味」:少年也有愁滋味

        看完電影,我自己倒是百般滋味在心頭。回來看了幾篇影評,感覺卻不是那回事。
        我不反對電影確有「今天的孩子背負家長與老師太多期望」這含意,但是,就是這樣理解少年滋味,少年就沒有滋味了。
        電影帶出的少年滋味,不是限制與自由的對立,而是二者的無從辨別。如果父母就是霸主,那麼孩子就是反抗,但全齣戲沒有這樣的意思。因為,即使父母和老師,也不是全部,子女都知道,他們不是左右自己生命的一切。
        電影觸動我的地方,是在那樣的年紀,就是這樣的迷茫,如果說父母和老師有原罪,更是不能體察這份迷茫,反而嘗試用很簡單的方法,意圖抹掉那些微妙的心情。
        導師確呈現了青少年不同的限制:有人是家庭困難,母親是見不得光,又或是如華仔那樣,父親離世。又有人是自身問題,凱婷小三開始變「肥婆」,不知怎地就是出岔子。追得上功課的擔心保持不了成績,一切都不容易。
        最觸動我的是那位總領袖生Angel。她是總領袖生兼合唱團團長,讀書應該不錯,唱歌是她的愛好,希望自己可以加入無伴奏合唱團,唱勻全世界,人生就無憾了。但是,當她再想下去,逐漸,眼淚就留下來了。
        這就是少年滋味。人生在這刻是美好的,但這種美好是不長久的。少年不像兒童那樣,開始意識到人生多艱,想迎面而上,挑戰前路,這勇氣又叫人有點遲疑,總是在夢幻與冷酷現實之間搖擺。
        最後一位受訪者,正好說明這一點。他是廿四歲的男士了,做義工是他成就所在,喜歡教小孩子,但現實一步步迫近。做義工不能做成世,拿不到教學資格就只能做跆拳道教練。他有心結(母親寵弟弟)並且可能因此而拒絕家庭的好意,不願到海外升學,但他也因此不能做自己真的想做的事。
        這就是現實。但是,其他還在中學的孩子,仍然在夢幻裡,卻是在現實迫近的夢幻。在這之間,就是難以說明的滋味。

        值得一看,不為得到什麼,而是可是品味一下,這年代的青少年,那微妙的感受。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