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存在因為我要存在

        一個機構有好人有壞人,有人上進有人怠倦,有人視工作為事業,有人視之為生財工具。不同的人組成一個工作組織,有不同的渴望,而能夠連結起他們,好好工作,就是大家有共同的目標。追求盈利的公司要有賺錢的目標,不追求賺金的公司,就要有一個大家都認同的目標。
        為學校而言,這目標很重要。在我還是學生的年代,有些學校目標清晰,就是考好公開試,有些學校目標並不具體,但是也有一種讓學生好的迷離感覺。
        可惜的是,自從教改以後,學校變成一個好奇怪的地方,就是它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管理。數字上的管理,風險上的管理,資源上的管理,規則的訂定。
        為什麼愈來愈多學校要強制補課?因為教育局要求每一科有學習時數,學校發現未夠數,補夠佢。學生是否樂意?補課是否有效?課後加添工作是否打擊老師士氣?那些不是問題。
        為什麼有0.1的教席?因為校長編排教節時,就是餘下這三節,如果可以找到一個人願意真滿這三節,為管理來說,好方便。只教三節的老師,有多大熱誠?對學校有什麼投入?這種制度如何破壞工作團體的理念?沒關係,最緊要是管理方便。
        愈來愈學校不允許學生在學校內跑動,繼而不容許學生在學校有什麼私人空間,又繼而不要搞什麼特殊的活動。即使是旅行,旅遊車送他們到旅行地點,吃點東西,玩個遊戲,就打道回府。去海灘的,不要說游水,連行近水邊都不容許;踩單車?危險。我可以預想,終有一天,燒烤都會禁止。
        管理成為學校的目的,管理階層視一切是數據,而學生是一種風險,全都要好好管理。仍然重視教育學生的老師邊緣化,政策不會幫助他們,任何不一致的行為就是風險。漸漸,愈來愈多明白管理才是王道,一切井然有序就叫人心滿意足,而任何強烈的教育目標,其實都帶有風險性。
        日積月累,學校就成為一個以自我生存為目標的機構,主要關注事項是「唔好出事」以及「收夠學生」,因為二者都是生存的關鍵。生存力最強的老師,就是只關注「唔好出事」以及「收夠人工」的老師。存在就是存在的目標,阿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