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問問題,還是想要答案?

        主日學的開學彌撒,神父問新生:「第一天上主日學,覺得點呀?」問親個個都話「好開心」,然後有舊生舉手搶答,一樣是「好開心」。
        我想起托爾斯泰的名句:「幸福的家庭有同样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
        為何想到這句?因為在這類「覺得點呀」的問題下,答正向答案,本質上是不用解釋的,因為幸福都是一個樣、相同原因;但答「唔開心」、「好悶」,跟隨的就是「點解呀」,就要繼續答下去。
        正因如此,在飯桌聊天時,如果我真的想知道子女這一天過得如何,就不會問「今日點呀」,因為這問法,其實是傾向叫他答正面的答案,因為答正面答案就不用答下去。
        當然,不是一定要用此招數,但是有時悶局,我就會這樣開頭:「蝦,今日我遇到一個人好鬼好笑......」太座通常好醒目,就會跟進:「係咩?我今日就遇到一個人好鬼煩......」這個跟進大有推波助瀾之用,很重要。如果另一半能夠合作固然好,千萬不要踩場就是重中之重,一定要留意。不然,他/她在你說「好鬼好笑」的事情後,即時淡淡然加一句「有乜好笑」,戲就沒法唱下去。
        如果夫婦雙打得好,我家的情況,亞女就會分享校園瑣事,而亞仔見亞女都分享,總會動動腦筋回憶「今日究竟發生過咩事」,然後你就可以知道自己想要的答案:「你地今日覺得點呀?」

        這是有趣的吊詭:你想要真的知道「你地今日覺得要點呀」,就不能問這問題;相反,你不是真的想知道答案,就問這問題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