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與95

        前兩天探望我的姑婆,因為外甥已經考完mock exam,於是他就與我,他的媽媽,一行三人去探望遠方的親人。
        聊著,發現姑婆已經95歲。身體的狀況還可以:可以行走,但很慢,而且風大就覺得自己會跌倒;眼睛可以看到手機上放大的相片,但遠一點又覺得很模糊;聽力明顯差了,我們開始要提高聲浪。
        狀況不算很好,但想想,95歲。
        聊天時,我打趣外甥:不用太擔心考DSE,試想想,如果你有95歲,也就是說,你還有79年。人生漫長,其實用上十年才考到大學,又不覺得有多難受了。
        1695,中間有79年,其實我們應該怎樣過呢?
        又或者說,從姑婆的狀況來逆推,其實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否做運動,以及多認識較自己年輕的朋友,又或者保持一個較大的家族,好讓自己晚年,有多一點活動?

        由於生命周期長了許多,要轉折的階段也多了,尤其是後面的日子,我們其實想得太少了。如果真的要為子女籌謀未來,只把眼光放在他三、四十歲的成就,是否足夠?正如今天的自己,如何有歲,眼前還是一段漫長路,那麼,我們是否有足夠的準備呢?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