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青少年時期」

        這一章開首的引文,我一睇到,幾乎噴飯:「在你初為父母時,一定沒有人告訴你,好戲在後頭。」
        為一個子女剛踏入青春期的爸爸來說,真是至理名言。真的,現在看回不過是三年前兒子的相片,我都覺得好像不是真的:當日還是乖乖討人喜歡的小男子,突然就變成「向老豆說不」的怪男子。
        然後,作者再當頭捧喝:
        專家這樣說:「在我看來,孩子其實不覺得青少年時期特別難熬,」他告訴我:「他們乕來大多還挺愉快的。我總是在和父母們談到青少年時,才會發現這個階段的孩子有所不同。聽這些父母的陳述,開頭總是『我們家的青少年要把我搞瘋了』。」(P242)
        為什麼會這樣?按作者的解說:「青少年就像鹽巴,不管什麼食物加了它都能提味,他們會使原本就存在的衝突,特別是父母在工作或婚姻上的衝突更加惡化,讓一些父母原本不自知或早已意識到的問題浮出枱面。」(P243)
        所以,問題不是子女本身,而是由他們開始長大這一點,引發父母戰爭。作者認為,青春期是臨界點,父母會就各自認為如何教子女,有最大的衝突。書中舉出不同的例子,指父母會在子女身上,看到及投射對方的缺點,結果引發各種關係的問題。
        這書談的是美國情況,而他們的青少年做的事,在香港有點難以想像,也應該沒有那麼普遍,包括會有警察上門的惡作劇、吸毒、濫交等等。而我的觀察,在香港,為教養子女而發生衝突,要早得多,有些在幼稚園已經開始。因為香港有「贏在起跑線」的比併傳統,而是比較來得更近身及明顯,這促使父母很早就要決定如何為子舖路,於是衝突就更早。
        當然,這只是青春期的一面,另一面,就是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父母很難受,「讓我不高興的不是他們講的話,而是他們說話的語氣。」(P249)我想大部分有子女在青春期的父母,都有共鳴。
        成長中的子女要奪權,做慣主子的,其實很不容易。「我認為大家低估了父母從控制孩子得到的正面感受了。我這樣說沒有貶損的意思,但這種生理上的控制能力,讓父母再次確認一切都在他們的掌握中,也確認自己是重要的人。」

        總結而言,孩子進入青春期,最難受的,同埋最需要改變的,是已經不太能變化的中年父母。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