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栽培

        這是我看得最開懷的一章,實在太多金句。
        「十九世紀的孩子會為家庭付出勞力,如今的孩子則一無是處,光會念書。」(P169
        書中指出,「把孩子捧上天」是時代新產物,並不是人類的常態。在過去,家長並不關心子女學什麼,但家裡許多事要子女做,除了家務,務農的要下田,大城巿的要做童工。
        作者指出,視子女是寶貝,屬於很當代的概念。人類過去都不是這樣對待子女的。孩子就是小動物般,給他們吃,讓他們睡,其餘時間就任由他們自己活動,有點像今天養貓那樣。
        「我要讓孩子為將來各種可能做好準備」(P172)
        作者介紹了寫《菊花與劍》的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的另一本作者《隨時備戰》(And Keep Your Powder Dry)。這書部分內容,是瑪格麗特觀察當時(1942左右)美國父母養育子女的情況,發現美國父母並不曉得,自己要為子女,設定什麼目標。瑪格麗特發現,世界大部分國家的父母,都有子承父業的傾向,所以教育子女很實在具體,工匠就叫兒子學刨木,牙醫就叫兒子幫忙遞工具等等。但是,美國人對未來的看法,就是「美國夢」。美國夢聽來很動聽,但實際指什麼,人人不同,因此做美國父母,只能很抽象地培養子女。
        作者以此解釋當代的父母,為什麼要把子女的日程安排得滿滿,正因為父母都不知道,子女未來會如何,唯有在此刻,讓他們嘗試最多的可能,盡量做到最好,以求未來有能應付。
        當然,另一個原因:「父母過度介入最根本的原因,是對未來感到惶恐不安。現今的中產階級父母深信,孩須臻於完美,而且要精益求精,才能在未來的世界立足。」(P163)

        結果:「養孩子像軍備競賽,不參加你就輸了。」(P18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