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你真的想做父母嗎?

        朋友在傾談時,帶住淡淡的哀愁,談到剛升中的兒子,與自己愈發疏遠。最感觸的是,早上一起出門,同LIFT又一起行一段路,沒有話說,保持一米距離。
        朋友由兒子兩歲開始,一直為他籌謀人生。在幼稚園留級一年細仔變大仔,轉了三所學校,一間比一間好。有好學校還要自身努力,父親繼續督促他。
        終於,兒子以平平的成績升上連繫中學,帶住不大不小的古怪性格,以及愛理不理父母的態度。
        在香港,父母聚起來,談子女就離不開學業。升學的問題,做功課的問題,課外活動的問題,很少談到子女的性情、興趣以及親子關係。學業是焦點,家長不知不覺間,成為家庭老師,或讀書教練。很少父母預想到,升到中學,自己就做不了教練,更少人會在子女還是三四歲時,就真切地意識到,子女終有一天不用再讀書了,卻仍然是你的子女。
        我也想子女讀書有成,但相比於讀書有成,我會想,如何由15歲開始,子女就變成家中的陌生人,而他們可能會與自己同一屋簷下20年,我就覺得,如何保持較佳的親子關係,為我自己來說,重要得多。

        如果子女還是三、四歲,而你正在團團轉地為他讀什麼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而人生規劃的話,也許先要下一個定調:你打算一直做子女的父母,還是要以一個品學兼優的陌生人為榮(還不一定成功)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