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度問題


        偶然的機會裡,聽到一位昔日的教授上課內容,感慨。當年聽他課,非常精采,獲益良多,很多基本概念都由他的講課裡學到了。二十年後,再聽,感概的原因:不僅風采仍然,連內容都完全是廿年前的,尤其聽到他舉出一些離地萬丈的古老例子,我為他有點尷尬。

        這就是今時今日的世界困境。四十歲達到自身高峰的人,在當年能夠傲視同儕,然後他憑此人生經驗,繼續走下去。即使在時代變遷仍然緩慢的那些年,走多二十年已經達到極限,但時間就剛剛好,這位達人退休了。現況是:很多機構都有運用三十年、四十五甚至五十年前的經驗與技能來指揮今時今日的同事,迎接二年一刷的世界局面。

        這裡不是要說世代之爭,而是想指出,現在高齡化帶來的影響,在程度上已經很嚴重,特別在政治層面。君不見美國這兩任總統多少歲?你能夠想像,七十歲的人,不計他腦筋退化,但他們有什麼可能,理解現今四十歲以下的人的生活呢?

        更弊的是,七十歲以上發揮領導地位的人愈來愈多,但新局面出來得愈來愈快,這個「愈來愈」就是程度問題。

        有些社會問題,我常常用都「程度問題」這說法,口頭禪到子女都知道,談論中會說「我都知道是程度問題」。會成為口頭禪,因為這真的是大部分現象的重點。領導老化,並不是說所有公司機構的領導都變老,而是今天的程度,比過去多,而且多到某一個程度,就開始有不良影響。

        不少社會問題,大家都用概念入手,結果不是討論社會實況,而是把社會實況成為工具,來支持自己的概念。其實,很多概念都是用來解釋現象,而現象是複雜而多樣,問題只在於,那一個多樣端,成為主導而已。

        如何讓社會領導年輕化,真正的意思,並非由年輕人話事,而是指不要老得太離譜而已。

Photo by Karim MANJRA on Unsplash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