匱乏

 


        談當年自己不敢獨個兒去旅行,被無數人打臉,太多人(也有不少同代人)其實獨個兒雲遊四海。

          行文時是想自己與子女之間的間隔很大,真要說世代不同,當中有時代因素,更多是個人因素。我並不是勇於試新的人,後來去旅行也顯出這特質。這是個人的因素。

          其他因素,有時代痕跡,但也有程度問題。如科技因素,在十多二十年間,變化很大,而只要相差幾年,可能感覺已經很不同。今天兒子手握一部手機,與我們當年還要跟旅遊書摸石頭過河,不可同日而語。

          不過,關於怯於出遊,為我個人來說,社經地位帶來的匱乏,也是原因之一。這問題有點微妙,很難用語言說得明白。舉例來說,有朋友說自己會瘋狂兼職然後外遊,這裡有兩點可談:只要自己有錢就可以外遊本身就代表家庭需要的負擔,未至於壓倒了外遊的熱情,但為當年的我來說,「外遊要錢」本身已是一種心理負擔。要留意,不是說真的拿不出這些錢,而是指心理上的不同。其次,為一個從沒有外遊經驗的人,如何建構其外遊的意欲呢?要麼,認識已經外遊的人,要麼,看到介紹外遊的文章影片等,結果打動了自身,開始旅遊,再經驗到一種巨大的樂趣,促使自己願意付出不少的代價,都要外遊了。

          這些外遊的朋友及資訊,在我還年輕的年代,也是一種資本了。

          我不敢說必然如此,但打我臉者,談自己年輕時的事情,都有一定的社會資本,其中一個資本,就是大學生了。

          我的經驗,我唯一的資本就是大學生,而我並沒有從中得到太多相關於旅遊的訊息。有朋友舉出回神州大地,為我來說,童年跟隨父母回鄉是一個苦難而危險的活動,第一次回鄉,亞妹傷腳,媽媽掉了手錶一直害怕回不了香港,半夜起床如同走難般坐火車,過關時穿上幾層衣服在近三十度的大廳,與以千計的人擠住等過關等等,就是我對過羅湖橋的基底印象了。

          我要到1998年,第一次和太太到法國旅行,才開始這種外遊的經驗。由此累積出相關經驗與資本,才有外遊的能力。

          其實,我最想說的,不是我廢不廢的問題,因為在此以後,我的自由行,主要也是由細妹打理,我也沒有多少次出過力。我想說的是:所謂貧窮,並非純粹是錢的問題,尤其在社會發展更趨多元及精巧的今天,由貧窮開始,心理上的弱點,見識的缺乏,人際網絡是否帶來正面動力等等,弱勢社群面對各種資本的匱乏,令他們更不容易走出去,很多時候,不是個人意志與努力,就解決得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