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度問題


          兒子漸漸也受我影響,討論事情,結論是:「程度問題。」

          例如:當電視新聞不再公布,當快餐店的隔板已經消失,當身邊不再是每天都有人中招,新冠肺炎好像就消失了。

          當然不是消失,身邊還偶然有朋友中招。它沒有消失,但我們對它的觀感不同了。這種觀感不同,有多少是反映事實,有多少是反映感覺,就是程度問題。

          把今天的不怕完全歸因於人的感覺,並不合理。無可否認,因應中招者眾以及打疫苗的人多,這病再沒有這麼大的威脅,於是在消息神隱後,我們就不再覺得它存在,這裡客觀因素佔一定程度,主觀感覺又佔一部分席位,而各自佔多少,不同人就會有不同的觀點了。

          同樣地,把昔日的怕又完全歸因於人的感覺,也是忽視了客觀事實。

          不過,有趣的是,客觀事實又不是必然地引發某些感覺的,所以,即使是有客觀(如死亡人數),與感覺又不是必然的。

          再者,資訊闕如到某一地步,群眾根本不察覺此事在發生中,自然又會減少了人本來應有的感覺。

          客觀與主觀並不是以直接因果關係運作,當中的互相牽扯,正是讓很多人覺得很煩。於是,不少人都喜歡一句到底,想立場先行,總之咁就啱/唔啱。

          但是,大部分的事情,都是以「程度問題」來運作,必須仔細地辨別不同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才會有較合理的分析。

          同時,接受自己是一個接收不良的器皿,不要覺得自己已經知道一切,保持無知的警惕,可以讓人看得更清楚。

Image by Stefan Keller from Pixabay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