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與價值


          雖然這一篇是由《給十九歲的我》紛爭而引發,但不是討論該事件,而是想談談香港學校的實況。

        不少人談到中學的經驗,往往都說權力不對等,即校長老師有絕對權力,而學生沒有權力,所以在不對等的情況下,學生很容易成為受害者。再進一步,有人說因為權力不對等,所以校長老師的善意,也是權力操控的一部分。即所有「用上帝的愛浸死你」背後的意識型態。

      先要弄清楚實況:學校裡的學生是(一般來說)心智未成熟的人,他們正要接受教導,建立自己的價值,而老師就負上這責任。因此,尊重每個人與教一套價值之間,有永恆的張力,最簡單的是:是否可以不穿校服?在現實層面,每一間學校都有不少學生覺得校服就是一種無盡的約束,而由校服衍生而來的儀容要求,更加是學校的修羅場。

        這裡是有一個程度問題:對校服的要求到了某個程度,它是權力的操弄;但不到某個程度,它可以是教導價值的工具,而不是人的壓迫。

        由這一點出發,學校很大的問題,是校長老師不習慣把自己想要求的價值,拿出來說明白,得到大家的確認。大部分學校的情況,是由某些人按自己心中的價值,去處理學校的種種事務。

        有關儀容就是最明顯的。怎樣的儀容才合適,大家從不願意花時間討論,結果是以傳統、觀感等空泛的說法來回應學生,為什麼不可以短髮?為何不可以長髮披肩?為什麼不可以戴耳環?

        最大的問題是:在儀容層面限制學生的事,在老師層面並不存在。我親眼看過化全裝的女老師厲聲訓斥學生外表不夠樸素。在我看來,這是權力不對等的典範。

        學校本身欠缺一點有關價值的開公布誠和討論,其實才是權力操弄的溫床。簡單說,就是在同一價值下,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解,並且應用出來。在這情況下,學生即使覺得某一老師的做法不合理,也沒有一個標準可以去參照比較,即使是同工也面對這困難。教書時,有同事因為學生欠交一份功課鬧到學生上天花板,為我來說,這是不尊重學生,但該老師覺得學生就是皮,不鬧不行。學校從來沒有平台讓持守不同做法的老師分享交流自己做法背後的想法,並且透過群體的分享,尋找這間學校的常態做法以及背後的價值。

        因為學校本身沒有一套可以明確說明的價值,結果就是不同人按自己的理解,做自己覺得對的事。沒有討論與交流,什麼人的做法會佔上風?有權力的人。

        真的關心學生在學校的權力不對等問題,我覺得要處理的是兩個課題:學校在價值取向上的透明與開放,在這個前題下,辨別清楚權力的問題。那麼,就有可能在教育與權力上,開始找到平衡的可能。

Image by Elias from Pixabay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