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錯,即使人人都錯


        想談《Barbie》,又覺得沒有入手處。要說這電影想說什麼,簡單可以一句總結:每一個存在的人都不是完美的,但人本身就可以很好。

        道理就是這麼簡單而老套,但真的用了一齣電影,非常電影地呈現出來,這才是電影的魅力。

        當然,永恆地回到老本行:這正是already but not yet的張力了。每一個存在於此時此刻的人,都必然到受到此時此刻的限制,而不完美,但同時又意識到本身是(可以)完美的。不完美的個體企圖完美,往往就走上錯誤的路途:男權又好,女權又好,商業又好,人道又好,都是不好。

        如果用回電影的內容,芭比說老婦好美,老婦說自己知道,就是了。

        每一天,如果我們可以有一刻,覺得自己是好,我說了就算,這就是了。然後,一刻變兩刻,兩刻變一小時,人生本來就是你覺得好就好了。因為你原來就好。

        為信仰來說,這份好正是來自天主。天主創造人時,就覺得人很好。人什麼時候不好?就是人自己覺得不好時。每個人都好好呀,只是你自己不願意接受。

        我看芭比最初的動搖,深深懷疑是創世紀故事的現代演繹呢。一切都好,為什麼會覺得不好?因為這一切都好只是概念,而讀聖經的人活在真實裡,他們感受到真實的自己,不好。這也是原祖故事的來由。

        剛看了臉書上別人分享的一篇文,女兒帶母親看《Barbie》,感到母親被啟蒙了。真的,我很喜歡《Barbie》,因為我覺得電影正代表以不卑不亢的態度,把道理交到觀眾的手上,再輕輕拍你肩膀一下。那種自信、同理心、愛、堅定,微笑及「知你咩料啦」,好正。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