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街角的風景

 


一、

          應該是今年九、十月之間,澳洲教友(修讀我有份教的課程)來問:能否過來幫忙做培育?她給我日子,我查看自己的行事曆,工作上剛好沒有必須出席的工作坊,而自己晚上教書,又剛好是沒有堂。看著行事曆,這種剛好就如同天主的邀請,於是就開始與澳洲團體接觸,傾談過後,他們都覺得適合,於是就敲定,11月尾到12月初,訪澳11天。

          講課只是星期六日,但要講兩個星期六日,中間五天自然要留下來,加上來去兩天,就是我11天的行程。

          由於沒有什麼特別安排,在我想中,中間五天可以靜靜地做點自己的事情,甚至可以收拾一下自己的稿。結果不似預期,但獲益良多。表面是來澳講書,實質是用上11天時間,好好認識一下澳洲悉尼華人天主教團體的現況。

          不同的切入點:講書時的互動,個別教友接待我時的傾談,住在神父家的體會。過程聽到不同的故事,不同年齡層的教友有不同的處境,各人也有不同的遭遇,非常有趣。

          澳洲的教友也很真誠,很多初見的人,也掏出自己有關信仰的心事與我聊,雖然我未必可以解答,至不要說解決,但這種對話都是很窩心。

          為我來說,幾天的觀光安排,更重要是與帶我去觀光的教友,可以有一天半日,一齊聊聊,這最重要。

二、

          當初答應去做培育,主要是看時間是否合適,能否符合邀請團體的需要,沒有想那麼多。但在答應後,與不同人交待我這段時間要去澳洲,我漸漸發現,這原來是成就解鎖。身為平信徒,得到海外團體邀請去講talk,都有點不同的意義,為我自身來說,原來也是一個reference

          待我去了一回,感受到海外團體在信仰的單純,可能是海外生活相當簡單,因此信仰,乃至信仰生活,為教友來說,重要得多,而他們能夠有的資源,又真的很欠缺。由此,更想到內地的情況,應該就更需要多一點的支援。

          人生究竟應該做什麼?有時候,就是繼續走下去,在一條路的轉角處,看到全新的風景,會有新的體會與得著。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