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看了皇冠出版社主編的短片,提到2024年出版的書裡,最有趣是《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而看網上的評價,也是一面倒讚賞,表示絕對不能爆雷,一定拍案驚奇。終於,我買了一本回來看,對,買實體書,因為這本書,絕對不能用電子版本來看出點子。
看畢,一種好奇怪的感覺。確實,這本書的橋段,不用實體書是出不了來。確實是別出心裁,難以猜出為什麼這是一本「世界最透明的故事」(雖然這一點出也有點古怪),大家的描述不能說是錯。
但是,這就好像多年前一位香港漫畫家說起他畫某一個漫畫故事的緣起:「我駕車到紅隧,見到那個巨大的廣告牌,我就幻想,如果故事裡的主角一拳打爆這個招牌,這就勁爆了。」於是,他就開畫,鋪排,讓故事去到這個位。
《世界最透明的故事》更進一步,整本書的故事都是為做到這個「驚奇」而設定,扭來扭去,目的就是做到這個「出人意表」。
可是,這個「出人意表」固然是出人意表,但它就是「出人意表」而已,沒有再多一點意思。確實是「原來如此」,但也停在「原來如此」。
我看到這個點子時,一方面很佩服作者這麼苦心舖排,同時,覺得好無聊。原來如此,那又怎樣?
同時,我漫想開去,覺得在今天社會,這情況似乎變烈了。也許是技術愈來愈強,但創意更不容易深化,於是不少創作的重心,往往都走技術路線,而有技術的人,未必真的有創造力,結果,就有這種偽創意的作品。
它是有一個你完全想不到的點子,原因是你根本不會這樣想創作。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