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經常提這個詞語,意思是「人以自己的判斷為正確,要求別人按自己的判斷來做」,最常見是父母施於子女身上,具體例子是「今日咁熱,你做乜著咁多衫」,而當子女說自己覺得凍,父母拒絕接受。
按兒子的觀點,人際間萬千問題,關鍵就是太多人「教養主義」,太多人都相信自己是對,而且這對,別人都應該跟隨。
身為三代之中的夾心代者,最常秉持「教養主義」,結果就最焦慮。我們用自己的人生經歷來判斷子女,好想他們讀好書,做好工,安安穩穩;對於父母的非理性自理,糖尿藥自己做醫生判斷吃多吃少,願意請工人協助他們卻被視為羞辱他們的能力,身體上警號視而不見等等,都折磨不少人。
化解之道,就是盡量不要「教養主義」,接受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處境,具本身脈絡的思路,而我自己的合理,只是在自己的處境、脈絡下100%正確,當它放在其他身上,這種正確性,可以下降到50%、30%、-50%。
你覺得穩定工作是最高原則,因為你幼兒窮,少一個崩都過不了日,而你經歷過安穩工作一直有進展(崗位上及金錢上),所以為你來說,搵份好工是100%正確。為子女來說,他們一個崩都唔少,無趣的工作好辛苦,不公平的對待更觸動他的神經,扮份好工只值30%。
為長輩來說,能力喪失中,如何保持自己的尊嚴,或說覺得自己還是獨立的一個人的感覺,超過死亡,你說按吩咐食藥,-50%正確。
不是說不按自己覺得正確去指導他人,幫助身邊人,只是,不要100%相信自己。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