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故事


          有點吸引力法則:學員提到我說過創世紀裡有關亞當、厄娃的故事,只是故事,不是歷史,她一直都想知點解;今早與女兒吃Brunch時,她談到某一科作報告時,同學說自己讀了12年天主教學校,對信仰只有一股憤怒,其中一點,就是覺得禁果故事,完全是天主玩弄人的惡作劇。

          雖然舊約聖經貌似按時序來編寫,實際上,各個經卷的內容,出於不同時間的寫作,並不是事情發生時的紀錄。老實說,亞當厄娃的故事,發生在人類歷史都未開始的時代,如何會有人記錄呢?

          大家熟悉的這個創世故事,今天估計寫於公元前八至十世紀,故事的原型是來自當時其他文化中的創世故事。因此,這不是原創故事,更不是歷史紀錄,它只是當時的以色列人,用來表達他們如何理解人生及天主。

          因此,對故事內容,不能視為真實個案來看,而要明白其象徵。這裡提供其中一個解讀的角度:

          當時以色列人思考的是:既然自己是屬於天主的,為何自己仍然活在慾望中,為何大家不能按天主的旨意好好生活,總要做出一些傷害自己、傷害別人的事情呢?

          從這個角度來看,故事的解讀,亞當厄娃不能按天主的旨意來生活,以為自己得到了智慧,但這種所謂智慧,只是讓人由完美的狀態,進入自我懷疑的狀況,進而彼此懷疑,而這些狀況,就是我們今天的實況。

          創世故事是一個思考出來的答案,不是一個以歷史為根據的答案。不是有一個天主,做兩個人出來,用禁果撚化他們,不是這樣。

          聖經內的真理,不是歷史事實這種真理,而是得救的真理。從創世故事裡,我們不是把它當做證據,證明人有罪,而是一個有深沉意義的敘述,讓人反思人性究竟如何,而人從這故事裡,得以明白做人的道理,從而走向真善美,走向天主。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