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宇宙的一片碎片

 


          公司即將有大型活動,要送紀念品給參與者,一個文件夾內有十多樣東西,結果全組人排排企做工廠女工,把東西夾進去,紥好,入箱,送去會場。

          偶爾脫離文字與思考,齋用手來搵食,換一換場景,感覺都不錯。

          正如工廠女工,大家自然會閒聊,談到認識的年輕男子,很多都做健身,其中一位同事就覺得,「宜家後生去健身,都係為咗吸引異性。」

          我就發現,我對於「宜家後生」、「宜家D人」這類說法,好有戒心,特別是有THREAD之後,感覺更強烈。

          許多人說,有了社交平台後,人更加活在自己的回音圈中,只聽到相同的聲音,但THREAD的演算法,往往亂給一些東西俾你,你如果願意,會看到這世界,真的有非常多類別的人。

          漸漸,我會更小心,不要把自己眼見到的常態,真的以為是常態。我見到的常態,往往是社會中產、有信仰的、高學歷者的普遍,甚至,還可以再細分一下。

          這是很不常的常態。

          正如很多後生做健身,只是我認識的大學生與一個中產屋苑的常態,世界是否這樣?好多有幾多?我一無所知。

          又正如:

          再講下去,我推薦同事去睇楊德昌的《一一》,世界百大電影,這陣子在百老匯電影中心賣得火熱,我自己社交平台談到如痴如醉。

        同事問:「一一,乜嚟架?」

        不是一個同事,是一間房的同事。

        真的,你以為自己看到宇宙,你只是宇宙的一片碎片。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