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上不少人貼出自己入讀什麼系的消息,很多人高興自己讀到自己心儀的學科,也有人感恩分數不高都有大學讀,還有父母「為你驕傲」post。
跟住的說話,準備入大學的人其實看不明白的,那些為此驕傲的父母大概也聽不入耳,但我還是想說說。
絕大部分人說自己現在想讀什麼,只是一種感覺,你其實都不知道自己想什麼。這不是你的錯,一來你太年輕,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很自然,二來這個社會給予年輕人構想未來的素材單調而狹窄,正如可以揀任何科目的狀元大部分都揀醫科,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這個社會,很多人活到退休,都離不開「錢」和「威」兩個概念,前者是實際的好處,後者是社會及人際關係上的認同,與個人本身的價值都無關。
如果你入讀了自己「心儀」的科目,代表你可以較安心地繼續尋找人生的路途,既有可以在鑽研專門的知識而得到自己人生的肯定,但亦可以不必如此,而是好好在大學生活經驗「自己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
你是全宇宙唯一的一個自己,這獨特性也只有你自己可以去發掘。入了大學,代表家長、老師、同學的外在干擾稍減,也再沒有一個既定的框框禁錮你的腦袋,你人生最自由的日子就是這幾年,好快你要進入「我的訴求就是返工」的思想監獄。
抓住有限的時機,如同Neo去搵到Morpheus,如同健次要找到朋友的真面目,這個出發尋求的自我認識,才是人生最重要的目標。
當然,找到自我不一定是現實上的幸福,如果可以按社會的塑造,讀好神科,做份筍工,投入常模,也許更幸福。只是,能夠這樣走到最後的人,如果不是中途橫死,就是要無限趨近丁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