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是指人對人生的意義有一定肯定,正如信耶穌得永生,就是相信人死後還有生命,會繼續,但這是出於相信,因為人未死過。尋找成佛悟道,同樣是相信人有超越現世的意義價值。
不過,這相信往往是模糊、粗糙,而要把這微弱的心火穩定下來,甚或壯大,需要的是理性的介入。在天主教,這些解說就是神學。
讀過神學的人,往往都有推廣神學的衝動,因為讀過神學,人得到理性的加持,對自己本來相信的東西,有層次的提升,原來自己這樣的相信,背後還有那麼多豐富的內涵、道理,並且在這些提升中,會感到自己信得更深、更有蘊涵,用信仰的用語:「更接近天主。」
過去廿年,我自己就投入這個神學普及化的過程,相信更多人學過神學,對他們的信仰會有莫的幫助,我編書、寫書、教神學課程,甚至在社交媒體寫相關文章,在「天主教平信徒網上平台」推廣大家寫各形各樣的信仰反思,都是基於這個信念。
今天這信念仍然保持,不過,我漸漸發現,要所有信者都讀神學,未免空中樓閣,也不合理。神學作為學問,宏大精巧,豐富壯麗,但不是每一個心存善意的人,都需要花上好幾年時間,才能燃亮心火,照耀人生。即使在走向信仰的過程中,我們是否也可以有一個更貼近生活、更容易明白的講論方法,令人在走向信仰的過程中,已經更明白清楚自己要信的是什麼,信仰在生活中意義。
寫這本《基督信仰基礎知識》就是這種反思的起步。雖然我最初的目標,是寫給所有心存善意的人,但實際下筆,更容易浮現的對象是「領洗以上,神學未滿」的教友。希望這本書有助信友從一個理性的角度,更好地整理自己相信的內容。
這本書只是一個很嘗試、一個起步,但這種思路,我覺得大家都值得去努力:為所有人講論「神學」,用更平易近人的方式,讓更多人能深化信仰。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