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恩與使命

 


          教「教友牧職」時,我們提出今天的教友在教會內,也有自己的職務。這職務不是制度性,而是神恩性。所謂制度性,就是指教會具體制度中有相關的職位,而神恩性,指教友自己發現天主給予的獨特才能,並且發揮在福傳上。

          如果是實際職位,實踐相對容易,同時也容易變成返工。神恩性職務,要靠自己探索、確認,並且在實踐過程中,未必有認同,不一定有掌聲,即使有,也沒有什麼實際的回報,只有等待天主的回應。

          即使如此,在生活裡,還是會見到實踐的人,如Joseph Lam。剛過去的周末,他特意來我的講座拍照,而昨天又剛巧是他生日,就想寫寫他,希望他不會介意。

          Joseph本身是攝影師,工作也是這專業,而他正是運用自己的才能,為教會服務。如果你有跟隨他的社交媒體,不難發現,在很多教會的重要活動中,都有他拍下的優質相片,讓大留下美好一刻。這一切,都是義務無償的。

          雖然沒有直接談過,但在這幾年的見面中,我感覺到,他的服務心愈發純正,愈接近我們心目中,理想的教友牧職。教友牧職的一面,是每個人都尋找天主給予自己的才能,好在教會內發揮。但教友牧職的另一面,就是這發揮,是為團體,而非自己。換言之,要發揮自己才能,同時要放下自己,因為自己做好事情,是要讓團體得益。

          Joseph在寫作小組中也有合作,我愈發感到他的謙厚和接納,相信他正是明白,團體的意義。

          兄弟,繼續努力﹗

(圖片正是Joseph Lam拍攝,感謝﹗)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