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兒子:「今次旅行好唔好玩?」
兒子:「超唔好玩﹗」
我:「點解?」
兒子:「行得前又俾你打,行得後又俾你鬧,超唔好玩﹗」
兒子七歲了,不再如過去,在陌生的地域,要拖緊爸爸媽媽的手,而是要當冒險家,往前衝,或是扮有型,墮後。其實我都明白,只是今回和過去不同,爸爸媽媽對於內地,總有點不能釋懷的緊張,加上還有老人家同行,爸爸不能遙距緊貼,自然特別緊張,要兒子做「丈兒」了。
老早就聽過其他父母說:「現在小朋友肯縭你,就好好珍惜了﹗遲些睬你都傻﹗」七歲的兒子,也許是開始有意識,要自己走路了。

問兒子:「今次旅行,什麼印象最深刻?」
兒子:「圓明園。」
我:「點解?」
兒子:「D人好衰,打爛晾D建築,真係好唔應該。還有,幾時才可以集齊12個銅像?」
不知怎地,兒子對於被破壞的園林,有很深的憤慨,而且極之關心12個銅像,其投入態度,幾乎令母親即時想和他去參觀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飛機也不上了。

問兒子:「下次旅行去邊?」
兒子:「最好就唔好去,係屋企最好。」
我:「點解?」
兒子:「坐飛機時耳仔好痛。唉,今次最慘,去得個幾日,去北京個程已經好痛,宜家都未痛完,又要坐飛機啦,真係好無奈。」
真係好無奈呀,亞未來電車男。
兒子:「超唔好玩﹗」
我:「點解?」
兒子:「行得前又俾你打,行得後又俾你鬧,超唔好玩﹗」
兒子七歲了,不再如過去,在陌生的地域,要拖緊爸爸媽媽的手,而是要當冒險家,往前衝,或是扮有型,墮後。其實我都明白,只是今回和過去不同,爸爸媽媽對於內地,總有點不能釋懷的緊張,加上還有老人家同行,爸爸不能遙距緊貼,自然特別緊張,要兒子做「丈兒」了。
老早就聽過其他父母說:「現在小朋友肯縭你,就好好珍惜了﹗遲些睬你都傻﹗」七歲的兒子,也許是開始有意識,要自己走路了。
問兒子:「今次旅行,什麼印象最深刻?」
兒子:「圓明園。」
我:「點解?」
兒子:「D人好衰,打爛晾D建築,真係好唔應該。還有,幾時才可以集齊12個銅像?」
不知怎地,兒子對於被破壞的園林,有很深的憤慨,而且極之關心12個銅像,其投入態度,幾乎令母親即時想和他去參觀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飛機也不上了。
問兒子:「下次旅行去邊?」
兒子:「最好就唔好去,係屋企最好。」
我:「點解?」
兒子:「坐飛機時耳仔好痛。唉,今次最慘,去得個幾日,去北京個程已經好痛,宜家都未痛完,又要坐飛機啦,真係好無奈。」
真係好無奈呀,亞未來電車男。
留言
他像您...
而是...愛惡的分明...
不喜歡旅行...所以千種理由,不情不願;
對關心的事物(被破壞的園林,12個銅像...) 卻全情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