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兩面睇


兒子下學期的成績也出爐了。取成績表時,老師再三叮囑:要好好努力,你的兒子太自信了,字又寫得愈來愈潦草……成績退步了許多,要多加注意了。

我笑而不話,但是仍然感謝老師的用心良苦。

太太和我雖然也是老師(和前老師),不過對於小朋友的學習,關注點在於保持興趣,而不是爭取眼前的佳績。我們寧可小朋友的功課有錯,也不願逐條逐句地對答案,並且要小朋友修改至一絲不苟。所以,兒子的功課時常都有錯,但是兒子學習的興趣,一直都不錯。

自己也當過老師,從老師的角度,學生一百分就是最好,九十分必然沒有一百分這麼好;功課應該一句都不能錯,字應該一劃都不能斜。這種想法很自然,於是兒子就屬於學習得不太好的學生了。

問題是:上學期,兒子無端端考來一個全班第一名,結果「動而得名,謗亦隨之」,老師就覺得兒子總是可以做得再好一點。所謂好一點,就是功課做得更準確,文字寫得更端正,態度顯得更認真。

在我還是老師的時候,都會有這樣的傾向,覺得學生要全力以赴,在學校的學習中,做到最好;現在角色改變了,從家長的角度,我的看法就不同了。考得不過不失,而學習愉快,也許在眼前的勝敗中是吃了虧,但我們相信,為他的未來而言,在一種較自由、有點散漫的氛圍中,小朋友會有更深更遠的學習熱誠。

當然,角色不同,觀點有異,所以我也沒有意圖說服兒子的老師,只是,我也同意會堅持,自己的取向,即使兒子不再考到第一名。

(原刊於<文匯報>,2009/8/6)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