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仔的三座大山:知之不如樂之


可否自小要求小朋友,做一點家務,讓他們明白勞動之重要?沒有用的,除非你自己都落水,讓小朋友明白,家務並不是階級分野的指標。問題是:家務由自己做,我請菲傭來幹啥?

我家的菲傭離去以後,有一趟,兒子把杯中的水灑得一地都是,太太氣極。在過去,雖然小朋友會害怕,但是主要原因是因為「媽媽發難渣」,而菲菲就會主動地、迅速地把水抹乾。現在沒有工人了,誰抹?小朋友就會看到發難渣的媽媽,一邊發一邊抹。當時,兒子不僅是害怕,也有內疚之心了,因為他看到,自己犯的錯,要媽媽硬食的。

沒有菲傭後,媽媽要親自下廚,很有趣的,小朋友又會顯出幫手的意欲,並且覺得好好玩。幫忙抹好桌子,擺放筷子,捧飯等等,很開心。我們還期望兒子洗碗,女兒掃地的好日子。

要小朋友吃得苦,有毅力,與其花大錢上什麼歷奇、軍訓,倒不如先炒了菲傭。只是,這麼一來,誰要吃最大的苦呢?這就是人生的矛盾,以及客觀的困難了。

留言

Ting說…
實情有點出入:菲傭離職後,一天,兒子刷牙時倒瀉了水,(如果菲傭還在,菲傭陪伴兒子刷牙,根本沒有機倒瀉水,即使有,菲傭一定第一時間抺乾,根本沒有機會讓兒子看著一地水的機會)他見到一地水,沒有人發現,於是用面巾嘗試抺乾,不成,只好大叫媽媽﹐說:媽媽,我唔覺意倒瀉了水,我不是玩到倒瀉的,是真的唔小心,我已經想法子抺乾,但抺不乾,對不起....
那一刻,我最感動的是:他終於會因為自己的錯而有感覺,以前他連自己錯的機會也沒有,又或者,連知錯的機會也沒有。能夠錯,然後知錯,才會改過,才會成長。
沒有菲傭,真好。
Lawrence說…
很對!不過,問題徵結在於家長,不是在家務助理的存在。其名稱已說得清楚,是助理helper,不應稱為工人,外傭,傭人,賓賓等。如果我們重視助理二字,表示我們自己也要做家務,也要教小朋友做,助理只是幫手,幫忙做一些花時間的,難的。
見過不少,小孩想渴水,就大聲說,正在勞動的工人就出動,水就出現。(很像天主創世)
太太的記憶較寫實,我都係文藝加工居多;安兄之言當然合理,但多少人做到?
SK2說…
媽媽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