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睡覺前與母親談心,力陳考試之弊端:「一個人讀書,學曉的東西就是學曉,所以不應該特地安排一個日子,讓學生可以預備地考試,那樣做,如何可以真的曉得,學生是否學到知識呢?所以,我反對考試。」
對於九歲的兒子說出這樣一番話,連丘媽都無言以對。
當然,大少爺所以如此堅持,與他「學曉的東西就是學曉」有莫大的關係。
我並不完全反對他的作為,不過在學理上提示了兩句:「兒子,你所說的只能是進展性評估的要求,但是真正的學習,往往需要把學習過程中的各種知識,作一整合和分析,故此期終考,應該是一個總結性評估,它的評估目的不同,所以你要溫習,也是合理的。」
vvv vvv vvv
女兒也有不願溫習的時候,也有時會元神出竅,答非所問。母親在此有一殺手鐧:「不如妳做老師,我做學生啦﹗」一旦角色調換,女兒就真的如同老師上身般,很努力地「教導」學生,而學生就會話:「老師,雪糕英文點讀呀?」「好,呢個字呢,就係ice-cream啦,妳跟我讀一次。」「ice-cream。」「讀得唔錯,妳仲有咩問題?」「老師,咁ice-cream點串呀?」「ice-cream,就係i-c-e-----」「老師,妳點解睇住本書串呀?妳唔識串咩?」「老師當然識啦,好,我閂埋書,串一次俾妳聽,妳聽清楚啦﹗」
對,女兒是建制派,只要在建制中有地位,佢就會好落力地扮演有關的角色。
如果真的三歲定八十,看來十八年後,兒子就是社民聯的中流砥柱,而女兒就會成為民建聯的小花。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