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變


        村上春樹在遠方的大鼓聲一書中談到他得悉挪威的森林大賣的消息時的心理變化,說自己得知該書賣出十幾萬時,非常高興;但是到了賣出過百萬本後,他就覺得周圍的人都憎恨他。
        我第一次讀到這個描述,只覺得有趣,甚至覺得有點矯情,雖然村上自己宣稱不是。現在卻有一點明白。一位作者對自己的作品有多少人能真正明白,大概有一個幻想的數目,但是絕對沒有人會想,自己很特殊的感情,會引起過百萬人的認同。小說始終不同於電影;拍電影的人,是準備好很多很多人看;小說卻有其私親性,特別是像挪威的森林這種半自傳的小說,個人感情的投射更深,突然變了公共作品,難免會產生別人其實誤解了的情緒。
        事實上,不同人對這部作品的喜愛,也是源自不同的情感,這些情感,不一定與作者的想法相同,甚至可以相反。作品出版了,一切都不受自己控制,這大概是村上覺得苦惱的根源,而對於「誤解」他作品的人,他就感覺到仇恨感了。
        在網路上看到向西村上春樹出書了,大作叫做《一路向西》。這是非常明顯的小眾作品,究竟最後會否惹來作者的仇恨感呢?拭目以待。
        不過,我都想買一本回來看看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