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人


        這幾天聽林鄭的說話,愈發覺得政府的施政沒希望。
        記者問林鄭是否喜歡做司長,她的答案是「任何服務市民的崗位都樂意做」。又有記者問她會否有意做特首,她的答案是「我對政治沒興趣,我要做實事」。這些答案,在在顯示這位司長是以「空心人」的角色來看待自己的崗位。
說任何崗位都樂意,正是對這位特定的崗位,缺乏一種真實的看法,正如我問學生大學選科選什麼,那些答我任何具學習意義的科目都可以的學生,就是不喜歡讀書的學生了;政治是眾人之事,妳的職位與幾百萬人息息相關,妳卻說不感興趣,而是要「做實事」。為她來說,什麼是實事?就是文件上的處理、政策的修訂,以及制度上的穩定。
正如七一前夕,她在電台談到自己工作上最感觸時,她選馬頭圍塌樓一事,原因是「就在這段時間,我最敬愛的母親逝世了」,原來,別人家破人亡的最大意義,就是引起局長對母親的緬懷,而不是意識到,自己如果可以在工作上多一點對人的關心,就可以避免更多的不幸。
所以,曾志豪說林鄭的「好打得」是很危險的,因為這是一種沒有方向的「好打得」;當她的實事就是把工作完成,而不是先問工作為一個真實的人有何影響,多壞的政策她也可以以工具理性的模式,打出一片燦爛。
        中國的大傳統不是這樣的。范仲淹說「先天下之憂而憂」這類說話,是基於中國傳統文化中,有一份「人飢己飢」的人文精神,這裡的關鍵,是管治者覺得自己與被管治的人,是有關係的,而不是視被管治者是「他者」。什麼「憂戚與共」、「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關乎憂樂,都是由一個個真實的人出發的,也就是說,在中國傳統的管治理念中,首先出現在管治者腦裡的圖像,是一個個真實的人的反應。
        為什麼今天的施政,永遠與市民的期望不符?我想其中一個原因,即在於施政者「目中無人」。任何政策,都會影響到真實地在社會中生活的人,而他們不是一個數字、一段文字、一張票。為什麼市民老是挑剔自己?我想有不少高官心裡是這樣想的。孟子解釋過原因:君視臣如草芥,臣視君如寇讎。

留言

匿名說…
除了一個「好」字,還可說什麼?(大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