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兒子和這個兒子

        上回講到,兒子開始進入沉迷長篇小說的日子。現在正看一套44本的無聊小說。年輕時曾經有這樣日子的人都知道,會發左瘋咁睇,什麼都不理。結果,捍衛閱讀平衡的亞媽就出場了。
        兩母子為如何平衡地閱讀中英文書開了幾場高峰會,提出各種方案,會議亦幾度頻臨破裂。最後也達成一個各方都滿足的結果。十五分鐘中文,十五分鐘英文。當然,協議的終極作用是拿來破壞的,那些catch me if you can就不再細數了。
        雖然我認同媽咪的取態,但是在事情上我不太出聲,原因我同時明白亞仔的心情。不過,我再想,如果當年我有一個這樣的亞媽,可能我的讀書路會坦順得多,工作的舞台也會闊一點。
        那麼,是否我就希望是這樣呢?又未必。如果我讀書再好一點,那個我就不會是這個我。雖然我不知道那個我是否比這個我更好,但是我都很喜歡這個我。所以,如果還是僅止於如果好了。
        所以,培育小朋友,往往也是在這種複雜的心情中展開。一方面,我要肯定這個他已經是好的,但是也要努力讓他走向那個他。向前走時要遙指那個他,但是,當再走到下一個階段,即使他沒有成為那個他,就不要糾纏於過去的那個他,讓我們以此刻為站足點,向前望。

        因為,那個他只是父母期望你活得更好的手段,只有這個他,才是真真實實的兒子呢。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