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基本步

       看港台節目「壓力不倒翁」,談不要給子女太大的學習壓力,不然父母與子女都會受傷。
       我想,這道理人人都明白,只是大家如何理解而已。問題還是回到具體實在的生活。節目中的女兒,成績一塌糊塗,壓力大到企跳,誰也看得出有問題。但是,實際生活上,去到這地步的個案,仍是少數。
       大家在迫子女讀書一事上,或是安排他們的生活上,總覺得自己的尺度是合適的,而這也不容易找到一個客觀的標準。我也會找練習給子女做做,也會叫女兒去學琴,而我當然也覺得自己不是在迫他們,而是「為他們好」。
       這個「為他們好」,是很微妙的。旁觀別人,不少「為他們好」都滲進了父母自己所期盼的「好」。英文不夠好的父母老想子女英文好一點;子女在各方面有成就也可以稍稍印證自己的成功,真的要從他們的角度來做決定,要更純粹。我自己經常採用的方法,就是想想自己的童年,以及自己想有一個怎樣的童年。也可以說,我的子女是幸運的,因為我的童年,是在高度自由中渡過,也是我所喜愛的,所以我老是覺得,由得他倆自己騰折吧,反正老爸也是這樣過日子,。

       試想想,你自己也不會希望,放學回來做幾小時功課吧?又或是上學後又去學這學那吧?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有時候,我覺得是自己如何對待小朋友的一個基本取態。別把自己太多的夢想和期盼,放在別人身上。真的要實踐夢想,自己去做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