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者之歌》

        我讀這書是因為一件相當尷尬的事情。事情在大學一、二年級時,我與一位師兄聊天,談到彼此喜歡什麼書籍,他就提到赫塞的《流浪者之歌》。當時,我其實不曉得這是什麼小說,卻隨口說:「哦,是那類小說。」師兄帶著意味深長的微笑說:「哦,是一類小說呢?」我支支唔唔地混過去。
        後來,當然自己找來小說一讀。讀下去,就明白師兄的笑容的深意。這是一本很難分類的小說,因為小說是從西方的觀點敘述印度王子悉達多得道的故事。這位悉達多,就是佛陀。小說不是從佛教的觀點入手,反而更重視悉達多個人的經歷和感受,特別是在各種人生艱苦的心路歷程。按照佛祖生平的記述,他經歷了人生各種的苦,才得悟大道;小說就把注意力,集中在這些人生的甜酸苦辣上,看看這一切,如何讓我們反省人生存的意義。
        當中,不僅是苦,還有更多人的特殊處境。在愛內,在慾望中,一切都讓人迷失,從信仰的角度來說。小說正是要讓人反省,人在當下的處境,如何可以尋找到真正的自我。
        喜歡這書的人,還可以看看手塚治蟲的《佛陀》,雖然談的是同一個故事,但是取態相當不同。

        我從這小說得到什麼?就是要多讀點書,並且在不懂的時候,不要扮識。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