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的天花板

        由於兒子要選中學,這陣子去了好幾所中學聽他們的簡介會,都是沙田區一線的中學。第一回聽,覺得很新鮮,聽多幾回,每一所都只有量的差異,沒有質的不同。校風有不同,校長作派不一樣,但是都是微調。正如兒子最近一場看電子簡報的辦學宗旨一項項跳出來時,忍不住說:「拿,你下一項再同上一間一模一樣,我即刻起身去﹗」
        話雖如此,作為一個已經離開中學好一段日子的人來看,這些學校都辦得相當好,我一邊看一邊默默地向這些同工致敬,深深覺得,如果我是他們的其中一份子,真係命都無,至少都短幾年命。有一所學校每兩年演出一齣具專業水準的英文歌劇;一所的遊學團幾乎去到西伯利亞。在簡介會拿出來說上兩句,當然很威風,但是做過實務的人都知道,當中的工作多磨人。
        不過,一直聽下去聽下去,最強調的感覺,卻是玻璃天花板效應(Glass Ceiling Effect)。這效應本來是指在職場上暗設規限,令某一類人(過去是指女性)升職到某個級別,就不再可以晉升,如同有一個無形的天花板,把你阻住了。
        在這裡,我想指的是學生發展的可能性,也有這樣的一個天花板。
        先聲明,這不是說學校不好。實際上,這兩星期去過的學校,每一所都比我自己當代所讀的中學,來得積極和多元化。學校參加很多活動,又有很多比賽,還能有不同的服務與學習。這一切都讓學生能夠更全面的發展,比只顧讀書是要好得多。
        只是,作為優質的學校,如果學生只是參與一些有既定規則的活動,即使他們多優秀,都是在一個無形的籠子裡發揮。舉例來說,參與奧數得到金獎銀獎當然是很優異的表現,但是這類比賽其中一個重要致勝因素,是熟習題目的特點,掌握相關的方法和思維模式。
        這種鍛練,為解難能力有很大的幫助,但是為創意思維卻是一種窒礙。如果我們永遠都只是把自己的心智放在解決別人的問題上,就沒有足夠的空間和精力,想自己想的東西,也就自然沒有創意了。

        這未必是一個差勁的天花板,但是它確實是無形地,把某一種能力限制了。情總是很難兩端都好的。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