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II之黑暗森林》

        如果我們視第一部是序章,代表作者把整個小說的舞台設定好,那麼,來到第二部,作者想說明的各個科學或科幻主題,就一一出台了。
        從全書來說,這一部要回答的最主要問題,就是費米悖論。這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在1950年問了一個問題,「那麼其他人呢?」他的意思是,以宇宙的行星數目再加上宇宙的年歲,如果地球不是特例,應該有大量的文明成長在不同的行星上。既然如此,為什麼我們一個外星人也見不到,甚至一條訊息也收不到呢?
        這悖論引來很多人的討論,而小說以自己的特定處境,建立了「黑暗森林」的假設,意圖說明,宇宙確實有很多文明,但是它們並不會輕易把自己存在的訊息,告訴別人。
        黑暗森林的定理,首先有兩個基本設定:
(1) 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2) 文明不斷發展增長,但宇宙內的總質量定額不變。
        這構成文明間的基本衝突。
        然後,由於星體間的遙遠距離屬不可克服的交往困難,而在這客觀條件下,就有所謂的「猜疑鏈」,即兩個文明如果得悉對方的存在,沒有辦法不懷疑對方有不良動機。小說裡是這樣說:
首先,A文明不能判斷B文明是善是惡;
然後,即使B文明是善,A文明也不能判定B文明是否視A文明是善;
        在這個博奕下,把對方假設為善,是最不智的做法。雖然如此,如果科技的發展是均速的,這個因遙遠距離的溝通鴻渠,本來也可以慢慢填補,只要兩個文明中科技較先進的一方,派人到低科技的一方瞭解,如果彼此都是善意,就可以有合作溝通等可能。但是,小說作者再加入一個因素:技術爆炸。這是指文明的科技不一定是漸進式,可以在很短時間內有爆炸式的進步,所以本來是文明程度較高的一方,可以在探索的過程裡,變成平勢甚至劣勢的一方。
        在作者的定理裡,還有一點沒有加進去的,就是宇宙的文明數量,是巨量。在巨量下,只要有一定數量的文明,信奉以上的原則,黑暗森林的假設,就已經可以成立了。

        作者苦心設計的黑暗森林設想,就要說明,為什麼我們沒有外星人的訊息,同時,也是這一部曲的主旋律,整本書的推進,就是主角羅輯如何想明白黑暗森林設想,從而想到威脅三體星人的方法,讓地球免於被佔。

留言